• 服務熱線:400-9201-021
  • 股票代碼: 430638
返回頂部
以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推動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與實踐

回顧高職教育二十多年的發展,始終離不開專業建設。高職發展初期,2000年由教育部組織在全國高職高專校開展重點專業遴選;2003年開始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水平評估,專家組進校重要的一項考察任務就是要求學校進行重點專業剖析;2006年開始國家示范校、骨干校建設,依然是抓重點專業建設;2015年開始的《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(2015-2018年)》則明確提出了建設骨干專業的要求;今天正在大力推進建設的國家、省市的“雙高計劃”,其核心任務就是打造高水平的專業群。因此,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發展的需要,通過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,提高教師對專業的認識,提升和駕馭專業建設的能力,推動教師隊伍建設,都有積極的意義與現實的需要。

一、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的價值與意義

(一)服務社會及產業發展需求

目前高職院校中存在著人才培養方案不盡合理、課程體系跨界性和融合性特征不夠明顯、教學資源配置不平衡等問題,未來職業教育改革重心更多的從“教育”轉向“產教”,更加注重服務社會經濟發展,以教促產、以產助教、產教融合、產學合作,推動形成與市場需求相適應、與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,因此,學校教育和專業設置更需主動服務時代與社會及產業發展需求,“說專業”就是對接產教融合的一個重要途徑。

(二)適應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需求

學校教育要高質量發展,專業和課程建設是關鍵。圍繞職業教育建設“五個重點”,學校要組建職業教育核心能力建設專家團隊,打造核心課程、優質教材、教師團隊、實踐項目,遴選專業教學資源庫、在線精品課程,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教育平臺,提升學校關鍵辦學能力,“說專業”指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撰寫與修訂,是專業和課程建設的助力器。

(三)推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

課堂是師生生命成長的主陣地,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途徑,課堂教學的載體是課程,課程的教學目標、培養方向決定著課程的質量,人才培養方案的撰寫、修訂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,是提升教師專業能力,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。

如何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,更好地推動專業課程建設,提升課堂教學質量,對接社會、產業,實現產教融合發展,滿足學生學習需求,推進“三教”改革,需要切實可行的抓手,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就是這樣一個重要抓手。

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,能夠幫助專業主任和團隊教師進一步明確專業建設思路,把握專業建設內涵,突出專業建設特色,提高專業建設質量;確定專業建設目標,明確專業建設任務,明晰教師隊伍建設、課程建設、教材建設、實踐教學條件等具體建設任務,厘清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關系,從而更好地推動專業內涵建設。

二、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的內容與實施路徑

通過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,加強專業研究力量,針對人才培養方案的撰寫與修訂,梳理已有專業課程及內在邏輯, 進一步理解專業相對應的時代所學的專業人才的特征、要素,及時回應社會與產業需求,滿足學生學習需求,在“說專業”的過程中進一步錘煉課程目標、完善課程資源、加強課程實踐、開展教學評價,凝聚團隊,從而有效推動教師專業發展。

(一)“說專業”的內容

“說專業”主要“說”:一是培養目標,即專業活動的意義表達;二是課程體系,這是是社會職業需要的素質、知識和能力與學科知識體系相結合的產物,是專業活動的內容和結構;三是專業人員,主要包括教育者和管理者。具體包括:專業課程目標、專業建設的整體思路與機制建設、專業定位與人才培養規格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,課程體系構建與課程建設、教學團隊建設、實踐條件、數字化資源建設、特色與亮點以及后續方案的實施與反思等。

如學前教育專業的“說專業”之專業建設的整體思路和機制建設:

明確思路,積極貫徹總書記關于推進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,堅持以社會發展需求為目標。以校企合作、行業需求為依據,注重人才培養質量,深化專業建設內涵,提升社會服務和示范引領能力。

強化機制,全面構建“人才共育、過程共管、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,充分調動企業參與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,通過引入行業優質資源,深化科研成果轉化力度,共同促進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成效。我們深入調研產業,依據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,明確專業定位:能上課、會早教、善藝術,努力培養一專多能、面向幼兒 教育的高素質、復合型幼師人才。

變革培養模式。緊緊圍繞“能上課、會早教、善藝術”這三個關鍵詞,形成了“雙軌制”人才培養模式。一是與園校合作開展學生的見習與實習;二是校企攜手開展技能培訓。通過產教融合、校企協同育人等方式達崗、課、證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。

為了強化特色“善藝術”,與行業權威單位如北京舞蹈學院、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、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等成立了四個藝術類師資培訓基地。包括中國舞教師資格證、語言藝術表演教師資格證、兒童歌舞教師資格證、美術教師資格證。

……

(二)“說專業”的實施路徑

以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為契機,通過四級研磨,推動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。對應人才培養方案,依據當下背景,進一步理清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,通過專業主任自主梳理、專業課程室自主研究、院級交流互動、校級層面展示分享,實現自下而上、自上而下的反思與重建。

圖 “說專業”的四級研磨流程

1.專業主任自主梳理。對應“說專業”的內容,對專業課程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系統梳理,斟酌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的適切性,課時安排的合理性,以及與產業對接的發展性。

2.教研室自主研究。結合學生見習、實習開展就業指導,引發團隊教師對專業課程設置與實施成效的再思考,教師及時反饋,互動交流實習指導情況,結合專業課程的實施開展自查與反思,幫助團隊教師從理論到實踐,再從實踐回到理論研究,實現了教與學的閉環。

3.院級層面交流互動。立足人培方案設計的宗旨和專業設置的初心,通過教學專業群的細致打磨,在院級層面進行先期交流,一是幫助教師進一步理順方案內容,二是為專業主任在校級層面的分享做預演。

4.校級層面展示分享。邀請校級領導和課程專家進行現場指導,以展示分享的形式“說專業”,專家們對新時代背景下專業課程目標和方向再把關,并提出中肯建議,以更好推動人才培養方案的撰寫與修訂。

三、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的實施成效與反思

通過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,在專業建設方面逐步形成了相應流程和實施成效,也為后續開展專業群建設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。

(一)推動了教師專業發展

1.轉變了教師的課程教學理念

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面臨諸多困難,教研往往因為教師專業不同,可供教研的資源有限,有時難免會有交流溝通不暢的問題。通過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促進了教研室的自主學習,有效地加強了教師的立德樹人、課程思政意識,老師們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、凝練課程思政目標,精心打磨課程,用心凝練思政,形成了《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——<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>課程探析》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學前專業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研究》等課題,在課程中有機融入價值塑造的元素,實現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,尤其是課程對崗課證融通、學生未來就業與發展的意義有了更明確的認識。

2.提升了專業主任的課程設計與管理能力

“說專業”活動有助于專業主任進一步清晰專業發展方向定位、專業課程設置、課時安排以及教師任課情況的把握,對人培方案的制訂起到了引領作用。

“說專業”活動進一步督促專業主任聚焦課堂提升質量,關注“教師、教材、教法”“三教”改革,思考以課程群建設推動教師隊伍發展的路徑。通過課程群建設逐步形成專業群,通過課程資源建設、“國賽”活動,培育一支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,又有跨學科、跨課程的教學思維,以及較強適應性與學習性的新型教師隊伍,加強專業之間的銜接性,打破專業發展壁壘,根據教師的專業優勢、教學特色、實踐經驗進行合理分工,探索教師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,培育創新型教師隊伍。

(二)形成了教學研究機制

立足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,在實施途徑、隊伍建設與保障機制等方面形成一定研究。在“說專業”過程中,通過自主與合作、分散與集中的四級研磨,形成了專業主任求發展、團隊教師想發展、院級層面謀發展、校級層面助發展的良好氛圍。

課題申報成為教師日常研究的重要載體,教師們根據專業課程教學需求,開展了《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研究——基于“態度形成”理論視角》《OBE理念在學前專業<幼兒歌曲彈唱>課程中的實踐研究》等專題研究,以課程為抓手,推動教學和課題融合的常態化研究。

四級研磨,從個人到團隊到學院整體,實現了教研和教學的閉環,加強了團隊建設,有效地推動了教師專業發展。

(三)促進了教與學方式轉型

傳統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授受型較多,通過“說專業”,教師們更多的思考小組合作學習模式,加強師生、生生互動;開展線上線下融合、音視頻結合的教學,形成了《高職幼師口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探究:以普通話教學模塊為例》等專題研究,為學前教育學生的口語學習、聲樂學習提供了更多豐富的可能。

(四)完善了專業課程體系

通過“說專業”活動,更深刻理解專業課程設置與產業對接、校企合作、職普融通的要求,理解課程群與專業群建設的內涵,形成對專業課程設置的及時反思,明確課程設置須滿足以下特征:

1.時代性。體現時代所需,以學前教育為參照,專業設置精準對接需求崗位。如由學前教育3-6歲幼兒教育進一步下沉到0-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,以更好對接國家生育政策,滿足社區居民生活所需。在此基礎上,進一步思考專業群建設。

2.差異化。在同類高職院校中,如何更好形成學院自身的特色和亮點,同樣都是學前教育專業,如何更好呈現學生的核心素養與競爭力,在聲樂、美術等藝術領域形成特色。

3.個性化。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,更好對接產業,實現產業協同、產教融合,拓展學生成長成才通道。

(五)制訂了課程評價標準

為更好地促進教師理解專業課程目標和人培方案,我們梳理了“說專業”的評價標準,通過評價引導,以評促教。具體見附件表格。

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對教師教學的日常檢查、督導、聽課等工作,把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業績作為該教師的教學業務考核,歸入教師業務檔案。提出教師隊伍結構目標,提出教師企業經歷目標,提出培養培訓基地目標,提出師資培訓經費目標,優化“雙師”頂層設計,改革“雙師”引進機制,推進教師社會實踐鍛煉,拓展教師培訓進修渠道。

下階段,將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,進一步梳理專業課程建設內涵,挖掘專業群建設的內在邏輯,為專業群尤其是高質量專業群建設奠定基礎,使專業群建設路徑更清晰,人才培養方案落實落細。

附錄: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專業主任“說專業”評價標準

作者簡介:余恩秀,(1968-),女,副教授,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教育學院副院長。

來源:《上海職業教育》雜志。

版權聲明:以上圖文,貴在分享,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如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
搜索新聞
按年份查詢
? 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|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出水|欧美一级AA片在线观看不卡|XXXX欧美丰满大屁股 FREE